近日,中國獸醫協會正式公布“畜牧獸醫社會化服務先行優秀案例”評選結果,成都中牧生物藥業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成都中牧”)憑借自2022年以來持續開展的全國寄生蟲篩查公益活動成功入選。該活動以“服務健康養殖,助力鄉村振興”為核心,通過科技賦能、精準防控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,展現了成都中牧在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領域的央企擔當。
響應國家政策,筑牢鄉村振興健康基石
寄生蟲病是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,不僅影響畜禽健康,更威脅食品安全和養殖戶收益。成都中牧積極響應國家《“十四五”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》中“強化動物疫病防控,推進綠色健康養殖”的號召,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需求,自2022年起啟動全國寄生蟲篩查公益活動。通過“免費檢測+精準驅蟲+私人訂制+效果跟蹤”的一體化服務模式,定點幫扶西藏、青海、四川省甘孜、阿壩、涼山州等貧困山區,累積覆蓋全國150個鄉村地區,服務牛羊場近800個,豬場近600個,舉辦知識講座200余場,惠及數十萬養殖戶,助力提升畜牧業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。
科技驅動一線服務,踐行“不驅糊涂蟲”承諾
活動以“精準防控”為核心,成都中牧組建專業技術服務團隊深入養殖一線,采用顯微鏡鏡檢等高效診斷方式,對畜禽糞便、血液等樣本進行寄生蟲種類鑒定,確保“不驅糊涂蟲,不做無用功”。技術服務團隊根據檢測結果提供個性化驅蟲方案,并依托公司自主研發的驅蟲藥物牧可滅(國家二類新獸藥)等驅蟲藥,實現精準驅蟲、高效驅蟲的防控目標。此外,通過“效果跟蹤”機制,定期回訪養殖戶,優化防控策略,形成閉環管理,顯著降低寄生蟲病復發率。
多方協作,構建社會化服務新生態
成都中牧聯合地方政府、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,構建“產學研用”一體化服務平臺。例如,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、四川農業大學等機構合作,推動寄生蟲防治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;與政府部門共建獸醫服務站點,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檢測數據共享與診療,提升服務效率。這種“政府引導+企業主導+科技支撐”的模式,為畜牧業社會化服務提供了可復制的標桿經驗。
成果顯著,助力行業可持續發展
據統計,該公益活動使參與養殖場的寄生蟲感染率平均下降65%,用藥成本減少30%,養殖戶收益提升約20%。同時,通過推廣綠色防控技術,減少藥物濫用對環境的污染,推動畜牧業向低碳化、可持續化轉型。成都中牧憑借此項活動,不僅榮獲相關部門頒發的多項殊榮,也成為行業踐行ESG理念的典范。
展望未來:深化服務,護航“健康中國”
未來公司將繼續以“為健康養殖服務,為食品安全護航”為使命,深化寄生蟲病防控技術研究,拓展服務范圍至更多偏遠地區,并探索“穩態養殖”理念在疫病防控中的應用,助力實現“環境健康、動物健康、人類健康”的終極目標。
成都中牧的全國寄生蟲篩查公益活動,不僅是科技助農的生動實踐,更是國企踐行社會責任,推動鄉村振興的典范。未來,隨著ESG理念的深化,成都中牧將持續以創新驅動行業變革,為構建綠色、安全、高效的畜牧業生態貢獻力量。